• 2025楠烇拷4閺堬拷16閺冿拷 閺勭喐婀℃稉锟�
    • 鐠烘縿鈧骸濮甸崝銊ㄥΝ閵嗗繗绻曢張锟�15婢讹拷
  •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武林名家

黑虎查拳羲之传 生根发芽在鲁南

时间:2014-8-3 11:53:12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741  评论:0

  上世纪初,萧羲之创立黑虎查拳

  郯城县的武术历史较为悠久,在鲁南苏北一带素有“拳术之乡”的美誉,据2001年版《郯城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四十四年,山东沂州府郯城县赵梦祜,获乙丑科武进士。而郯城县最早流传的武术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郯城县马陵山一条东西向冲沟内有一积水潭,名曰黑龙潭,潭边“由吾仙洞”尚存的武术石刻壁画即可证明。

  黑虎查拳第四代传人,今年43岁的李付华告诉记者,清康熙、乾隆年间很多武林高手活跃在鲁南苏北这片沃土上。咸丰年间,沂州府郯城县马头镇查拳大师文振恒因抗击捻军有功,1865年,郯城县正堂周履端为六等军功监生文振恒赠送:“端正可钦”匾一块。《郯城百年书画集锦》中有此匾额图片。

  同治年间,查拳大师文振恒的徒弟王顺山,人称王三爷,义和团首领,手持四十公斤大刀的事迹至今仍在当地广为流传。

  此前,文振恒的重孙文渊听老人们讲,光绪中期,贼人围攻马头镇,全镇全民皆兵,攀到围墙上迎战贼人。正在城东门岌岌可危时,三爷王顺山手持大刀冲入贼群,大喝一声:“不怕死的小子上来,试一试三爷宝刀是否锋利。”众贼首上前对阵三爷,三爷沉着应战,不多时贼首都被三爷劈成两段。众贼见贼首们都命丧三爷宝刀之下,自作鸟兽散尽,三爷大获全胜。城镇得以安保,该地人民无不感激三爷的恩德。

  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头镇曾发现当年王顺山使用的大刀一把,现被山东省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此刀在刀盘下嵌有“光绪六年古郯王顺山”字样,并于1985年全国武术器械挖掘整理工作中被评为“雄狮二等奖”。

  《郯城县马头镇王氏族谱》中有记载,王顺山其侄王官明,因武功高超而享誉盛名,其孙王清涣为清末武秀才。王顺山的后人王严(1905-1977),别号立行,自幼习家传武功,武艺超群,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对日会战等多场战役。

  可以说,从文振恒到王顺山,再到王顺山家族后人,一脉相传了鲁南查拳的精华。

  上世纪初,沂南县大成庄人萧羲之在马头拜师王顺山学艺,学得了整套鲁南查拳,后来成为了十路黑虎查拳的创始人。

  萧羲之(1880-1976),字兰亭,沂南县大成庄人,相传其幼家贫,但是他的外祖父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于是在外祖父的资助下他才得以读书求学。“萧羲之六岁那年学得了本家的弹腿功,10岁那年开始学习哪吒枪、汤瓶七式、六角式、查钩。”李付华说,萧羲之16岁到了马头镇跟着王顺山学习查拳、大刀等拳脚兵械,学了整整三年。此后,萧羲之又到少林寺跟随少林武僧学习少林虎拳,同时又拜冠县查拳大师杨鸿修为师学习查拳。

  通过萧羲之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可以看出来,他一直以习拳为业,尤其擅长鲁南查拳、少林虎拳,而且还在河北某镖局任过镖师,拳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查拳、虎拳耍得游刃有余。也就是在二十世纪初期,萧羲之根据自己对拳脚功夫的理解,结合地方查拳和少林虎拳,创立了以“动作古朴、式如汤瓶、刚柔相济、高低起伏”为特色的十路黑虎查拳。

  现在,李付华手里保存有一张萧羲之老人拍摄于1968年的照片,照片拍摄时萧羲之已是88岁的高龄,照片中,他安泰坦然,留着白胡须,手持木杖,端坐在板凳上。通过照片可以估算其身高1.7米左右。


标签:生根 发芽 
上一篇:寻找天津民间武林高手 12个拳派近百名拳师报名
下一篇:武术名家郭粹亚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统计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