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林名家
-
收徒百余位 河南94老翁习达摩杖10年
时间:2014-8-3 11:47:04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330 评论:0“拐杖队”的“总教练”张进良今年已有94岁高龄,耍起达摩杖来威风八面、宝刀不老,丝毫看不出已有90多岁,看上去顶多70来岁。张进良说,这还得归功于自己多年习武的良好习惯。
张老先生习武已有几十年了,练习达摩杖纯属机缘巧合,2000年的时候,他在公园打拳时,无意中看到有人拿了本《少林达摩杖》在看,张进良翻了翻便被深深吸引,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达摩杖。“人家说‘人过四十不学艺’,我学达摩杖可是从80多岁开始的。到现在有10个年头了,虽说没练成武林高手,但是也锻炼得身强体壮、‘返老还童’了。”张进良介绍,达摩杖不仅有攻防巧妙的特点,更有调气、养血、舒筋、发肌的健身作用,久练能达增强体质之目的。老先生开玩笑地说:“要不我能活这么大岁数?”
张老先生说:“练功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今天会了,明天歇了,后天再来就又忘了,还得从头练。”张进良有个女弟子,有一次因为家里有些事,好几天没来晨练。后来张进良一见到她,就叫她从头练一遍看看。结果,女弟子忘了好多招数。张进良故意带着无奈的口气说:“你们这些徒弟,可真难教啊!”说归说,张进良还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教她,直到女弟子终于学会为止。
张老先生告诉记者,除了勤学苦练,要想练好达摩杖,还一定得注意眼神。“眼神是反映人内在状态的窗口,是表现精气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光达摩杖,就是练其他功夫也得注意。练达摩杖的时候要注意一点,眼神一定不能散,要跟动作协调一致,眼随杖走,或者眼随手走。”记者让张进良试着打了一趟达摩杖,果然,老先生打得那叫一个精彩,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规范至极。
张进良的“大徒弟”吕全告诉记者,师傅在新区、老区都有弟子,“师傅以前在老区打太极拳非常出名,常常有一些慕名而来的人找上门跟师傅学拳,师傅是‘活到老教到老’,来者不拒,十几年下来,就桃李满鹤壁了。”从开始的慕名而来,到后来的广收门徒,跟随张进良练武的人越来越多,到现在,新区老区加起来,受张进良指点过的弟子居然有百余位了。
张进良对弟子很热心,传授功夫相当认真。他经常会不定期往返于新老区之间,看看“弟子们”对招式的掌握情况,一旦发现不足,就指出来让大家改正。吕全说:“我跟师傅学拳的时候都60岁了,猛一下还不适应,不是这儿做错了,就是那儿做得不对了,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再练了。”
谁见过如此强悍的拐杖?
因为达摩杖看起来就是一根普通的拐杖,记者遂产生张进良生活里是否也用拐杖的猜测。“哪里呀,我们师傅身体硬朗得很。”对于记者的猜测,吕全一句话就否定了。不仅张进良生活中不用拐杖,就是拐杖队的其他老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谁是需要拄拐的。吕全告诉记者,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正规的达摩杖,都是动手自己制作。“我那时候用的就是一根普通的木棍,然后在木棍的一头钉个木把儿,这就是我的第一根达摩杖。”
事实上,达摩杖可不是什么“文明棍”,它是我国传统武术器械之一,被历代武术家视若珍宝。张进良他们练习的少林达摩杖又称少林单拐,集抡、压、回扫、劈于一体,攻防自如,招法奇妙,是不可多得的民间武术经典套路。
吕全告诉记者,少林达摩杖共有八趟,每趟六杖,六八四十八式,“上打头,下扫根,两边截腕中扎心。”吕全边说边练,“拨云望月,拨云望月把兵防,杖稍接打尔太阳;蒙头鸳鸯,上边迎头向左挂,下边鸳鸯攻彼裆……夜叉探海……拦路斩蛟……横扫辟妖,回身抡杖打三面,横扫群妖命归西;回头棒子,低头躲过扫妖杖,回头一杖招法奇!”吕全的达摩杖演练得跟师傅又有不同,他的动作大方朴实,凶猛刚劲,配上中气十足的口诀,一套杖路演练下来,看得记者目瞪口呆。
3幽默“大师兄”能诗善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习之后,吕全终于“学有所成”,搬到新区后,因为“那些比我拜师早的没跟着过来”,吕全成功地晋级为“拐杖队大师兄”。72岁的吕全是“拐杖队”的“大师兄”,提起拜师经过,老人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我就是一名观众,没事儿了就在公园里看师傅打拳。后来快退休了,担心退休后会不适应,就试着跟着师傅学练拳,哪知道一练就停不下来了。”吕全说,跟师傅练拳多年以后,“师傅又开始教我们练达摩杖。达摩杖练着更好,不但能舒筋活血,还能调整心态,让人永葆青春活力。”的确,“拐杖队”的队员们看起来都很年轻,就像他们开玩笑所说的那样,“平均年龄只有38岁,当然,是‘公岁’。”
吕全非常健谈,“我平时特别喜欢和人聊天,别人也喜欢听我聊,因为我一开口就能讲个笑话。”其实,用“出口成诗”或许更能表现吕全的文采。
“淇水清清,镜照碧空。浮山脚下,机器轰鸣。南水北调,宏伟工程。淇河东去,河底挖洞。铁柱林立,钢铁长城。洞高七米,三洞并纵。丹江之水,穿河进京。惠恩两岸,润泽百姓……”这是吕全前些日子在淇河游玩,见到南水北调工程有感而发。
“太行纵空天地间,吞云吐雾。晴空雾无,人间沧桑酸甜苦。淇水滚滚东流去,江水交横。奔腾北上,喜讯向京永长流”则是描述吕全对淇河美景的赞美之情。
“世纪广场,高塔南北,男男女女相聚。甩鞭跳舞打拳,各显神威。军号京腔音乐,紧紧慢慢节奏吹!人心喜、身相随,日月年年相会。最大年龄近百,面目非,人非能来几回!潇潇洒洒,心与风筝比飞。身强体健无悔,老中青,一齐相会。好心情,可与日月争辉。”对于晨练场景,吕全用一曲《声声慢》刻画了一群生动鲜活的晨练者,可谓栩栩如生。
吕全告诉记者,对身边的事物,他特别喜欢用诗来描述。他说,这既得益于他多年的生活和知识积累,更要归功于晨练带来的良好身体状态,特别是依然年轻而敏捷的思维能力。
敏而好学的女弟子常兴光
“我们这群人啊,我就觉得人家老常打得最好。”每每看到常兴光舞起达摩杖,吕全总忍不住要赞叹一番。常兴光是张进良的女弟子,今年67岁,练起达摩杖来,动作流畅,身形俊俏,看起来非常精彩。
说起来,常兴光“入门”比“大师兄”还要早,还是张进良在山城区公园打太极拳的时候,便收下了这位女弟子。之后,从太极拳到武当剑,再到少林达摩杖,常兴光都没落下。谈到拜师经历,常兴光颇为感慨:“我以前生过一场病,一场大病,差点儿没要了命。当时身体非常虚弱,心情也不是很好。后来就跟着在公园里晨练的张进良师傅学拳,练了一段日子后,发现用拳诀调整心态特别有用。又练了几年,我这身体也跟着好了。”常兴光说,通过几年的练习,她发现练功除了能强身健体,对陶冶性情、磨炼意志也大有裨益。
本是为强身健体。没想到在太极拳的“滋补”下,常兴光对武术的兴趣越来越浓。2002年的一天,她在山城区公园里晨练时,发现张进良老人带着很多人练习达摩杖,“当时看了觉得有意思,等年纪再大些,举起来就是防身武器,放下来就能当拐杖用。”常兴光当时便对达摩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2002年练习达摩杖至今,在朋友眼中,常兴光看起来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带有病容,大家评价说:“老常的身体看起来好极了,根本不像快70岁的人。”而她自己也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好,“8年的锻炼坚持下来,让我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腿脚有劲儿,体质得到了提高。”她对达摩杖强身健体的作用十分认可。
常兴光说,练达摩杖8年,张进良便整整手把手地指点了她8年,“在我学习达摩杖时,如果遇到技术问题,师傅总是很耐心地讲解、纠正,这让我的技艺提高很快。”常兴光告诉记者,她会一直把晨练的习惯保持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进良收的“弟子”也越来越多。每天清晨,在新区的新世纪广场,或是山城区的枫岭公园,总能见到精神矍烁的老人在指点功夫,有时老人也会兴之所至随着“徒弟”们一展身手,招式中规中矩,步法稳稳当当,一看就是练家子。愿我们的金牌老教练张进良,在晨练的道路上越走越健康!
- 相关文章
-
-
12-16河南省安阳市举办太极拳文化发展研讨会
-
12-12河南郑州63中教工掀起冬日健身热潮
-
12-7河南省第二期骨干教师武术段位制培训班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
-
11-30河南焦作:太极故里承载太极文化之魂
-
11-28河南省安阳市隆重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交流展示活动
-
11-19原创舞剧《太极传奇》在河南省郑州市精彩亮相
-
11-132014电魂娱乐星赛季总决赛在河南郑州火车头体育馆举行
-
11-11河南温县召开中广太极影视城项目规划汇报会
-
11-7太极拳大师党振喜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开山收徒
-
11-7河南省许昌市第十七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共有600余名运动员参加64个项目的比赛
-
- 本类更新
-
-
8-15力挫外雄逞英豪 中华名家知多少-徐西林
-
8-15一代宗师王新午
-
8-13李连杰表演醉剑
-
8-12马云、李连杰的太极打得好不好?-从明星、名人说太极
-
8-12武圣孙禄堂
-
8-3形意拳家朱国福
-
8-3宋式形意大家李国良
-
8-3牡丹区老拳师陈晋元:习武70载 一柄大刀写春秋
-
8-3功力门武术奇人李文贞 梁小龙曾经拜她为师(图)
-
8-3刘烈红:让雄鹰飞得更高的“岩鹰拳”掌门人
-
- 本类排行
-
-
8-28陈家沟四大金刚小传
-
8-12马云、李连杰的太极打得好不好?-从明星、名人说太极
-
8-12武圣孙禄堂
-
8-3功力门武术奇人李文贞 梁小龙曾经拜她为师(图)
-
8-3潍坊83岁老人练成硬气功 “一指禅”钻透砖
-
8-3青城功夫王:何道君的传奇武功
-
5-10太极宗师田金龙博士
-
11-2从三位太极拳宗师的经历看太极拳的灵魂
-
8-13李连杰表演醉剑
-
8-3杨氏太极75岁传人解密太极拳 大腿相触弹飞壮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