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名家

世所鲜见 梅山武术掌门人晏西征老先生[图文]

时间:2014-8-3 11:44:28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524  评论:0

  在想象中,武林高人应该是身体魁梧,言行豪放。而梅山武术掌门人晏西征老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是温文尔雅,颇有文人风范,国学大师文怀沙称其为“文人没有他的气魄,武者没有他的文采,并世所鲜见之人才”。

  未曾习武先明德

  深受新化县“全国武术之乡”乡风的熏染,年过六旬的晏西征自幼酷爱传统武术,少年时期随本地拳师游本恒学习梅山武功。后游历四方,遍访名师,得武汉丁鸿奎、四川赵子虬八卦掌的真传,内外兼修,广采博取,练就一身上乘功夫,成为当代八卦拳传人、少林梅山派掌门。为弘扬中华武术,1982年他率先在新化创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个民间武馆——“兴武拳社”,后发展成东方文武学院,任院长兼总教练。

  谈起武术,晏西征滔滔不绝:“武术能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修身养德。古来以勇武著称者,多以忠孝仁义、礼信谦耻为立足之本、处世之道。武术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大载体。”他表示,自己办学授徒,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最终达到强国强民的目的。

  “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晏西征在授徒时坚持“学武先学德,练功必练忍”。他对“忍”字有独到的理解和看法,“为人礼让谦恭,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且‘忍’能化解对方怒气,‘忍’能唤醒对方良心。弱者能忍,使人同情;强者能忍,令人尊敬。‘忍’是处世的法宝,防身的绝技。”他时时以和为贵,处处以忍为高,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

  慈母遗训志不忘

  对晏西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母亲。他说:“我5岁丧父,母亲23岁守寡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兄妹三人,经常给我们讲岳武穆精忠报国之类的英烈故事。从这些历史英雄人物身上,我学到了谦虚、忍让和博爱,学到了坚强、勇敢和进取,学到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受益终身。”

  在晏西征创建的梅山武术文化城的城楼前,高扬着一面杏黄大旗,上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他将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以及《满江红》等刻在碑林上,并在后面刻了他的一段后记:“武穆文武兼备,尽忠报国;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皆为后世楷模。愚虽布衣,然幼承母训,学文习武,亦知位卑未敢忘忧国也。先母尝有示儿诗曰:‘含辛茹苦育西征,望尔修成文武身,岳母情怀鹦鹉句,精忠报国建奇勋。’每读忠烈文词,怀念慈母遗训,追思先贤往事,感慨万千,声泪俱下。”

  铭刻着慈母遗训,晏西征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武术。他先后数次出国讲学,毫不保留地向国外武术爱好者传播中华武术,教过西班牙、法国、比利时、荷兰、美国、泰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培养海内外3万多名武术人才,桃李满天下。


标签:鲜见 武术 掌门 掌门人 门人 
上一篇:传统武术真正的练家五行通背拳第四代传人李来顺
下一篇:丁明业:愿用武术搭桥传递友好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统计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