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名家

苗族“大刀王” 托起绝技之魂

时间:2014-8-3 11:43:43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355  评论:0

  五把大刀托起绝技之魂

  为了创建斜走大刀,龙光清绞尽脑汁把教武得到的部分积蓄和家里仅有的粮食卖了用来制作大刀。由于经费不足,只做了一把3米长的大刀。后来又打了两把4米多长的大刀,这是通过两场无偿演出换来的。再后来靠省吃俭用和利用节假日进行演出,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打了一把6米多长的大刀,耗资7万元。靠着不断的演出积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最大愿望,请10多个能工巧匠历时两个多月打造了一把长12米、重1.23吨的世界第一刀,为此耗资13万元。为了打刀,他总共耗资25万元。

  松桃的上刀山、下火海绝技,是1989年亚运会期间走出国门冲出亚洲的,当时松桃共有13支演出队,在亚运会表演的是该县长兴镇满地村的一支表演队,队长叫龙虎,如今在贵阳市红枫湖长年表演。龙光清的斜走大刀是1993年开始在省城贵阳演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刀长度的延伸,这个绝技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龙光清的表演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所到之处,掌声不断。迄今,这个绝活已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蜚声海内外,成为我国独树一帜的“世界第一刀”。

  一种精神绽放绝技之花

  现年45岁的龙光清,首次在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表演就获得了金奖。他表演时,大刀距地面8米高,呈35度斜坡。整个刀身全部由龙光清自己设计绘画,上刻花、鸟、鱼、水等图案,刀背上的锯齿根据“中华民族”的拼音字母打造而成。

  虽然龙光清多年来一直在全力壮大和发展苗族绝技文化,但真正让他领悟到其中意蕴的是两场终身难忘的演出。

  一次,在湖北襄樊演出时,龙光清正准备表演赤脚走大刀,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这无疑增大了表演的危险性。主办方担心发生意外,坚决要求他停止表演。但看到台下那么多观众都戴着斗笠穿着雨衣期待着他的出现,他咬了咬牙还是决定搏一搏。当他走上大刀时,他请主持人同时朗诵“大刀精神”。当时,全场震动了,在场观众掌声热烈,很多人流出了激动的热泪。去年“五·一”节,在南昌厚田沙漠,龙光清冒着40度的高温,在脚底板被沙子烫满水泡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地顶着烈日走上钢刀,再次让现场观众折服。

  龙光清说,他的绝技来源于苗族傩文化。松桃苗族人世代爱好武术,他们的傩戏中有很多武戏,松桃苗族傩戏(巫文化)的历史,能让人找到苗族绝技文化的根源。而苗族人用走大刀表现出的一种民族力量,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绝技给人民带来的是一种快乐,也给人民带来的是一种民族的精神。”

  “在我们绝技苗乡,每一种绝技都是一部历史,是苗家儿女热爱生活、英勇顽强、勇于献身的真实纪录,是苗族历史的记载……”龙光清掷地有声的话语,真切地表达了一个出生边远苗寨以习武为生的苗族壮年,对民间民族绝技的深切领悟。龙光清赤脚走刀锋,融合了苗族轻功、气功等绝技绝活。

  在民运会上,龙光清的爱徒杨明珍将4根通电发亮的日光灯管、4只气球、4个鸡蛋、4只高脚酒杯等道具一一摆好,然后深吸一口气,赤脚轻巧地踩到鸡蛋上,身体也随着支撑物的晃动而微微摇摆。当时,全场音乐嘠然而止,观众也随之屏息凝神。在观众战战兢兢的注视下,杨明珍完成了转盘子、二指碎碗等动作。龙光清说:“这是苗族的轻功,苗语叫做‘扭下’,是苗族祖传的绝活,得从小练起,练习的时候,需要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而且得在夜深人静时,避免外界的干扰。小时候在村子里,每逢节庆,都会有这样的轻功表演,不过,那时没有气球、高脚酒杯、玻璃板,我们用的是猪尿脬、土碗和木板。今天的表演,是经过我改良的轻功。”

  而去年在第八届民运会上由14岁的松桃苗族小姑娘龙凤芝表演的“枪尖上的舞蹈”,同样令在场的观众目瞪口呆。当龙凤芝光着脚丫出场的时候,观众席传出一阵惊叹声。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她慢慢地爬上由10杆枪尖横切面大小各异组成的“舞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半蹲着还有点晃动的龙凤芝。当她稳稳地站立起来后,全场爆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她在上面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或蹲或立,手里的扇子形如同一只在花朵上起舞的蝴蝶自由飞翔。当她亮起脚底板时,人们惊讶地发现竟然没有一丝受过伤的痕迹。

  作为龙凤芝的师傅,龙光清谈起这个节目就眉飞色舞:“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练习这种功夫需要惊人的毅力,需要非常坚定的意念,需要一套复杂的训练系统,更需要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我们苗族民间有上刀山的传统绝技,赤脚走大刀是我在这个绝技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从1986年开始,我就开始练习了,花了五六年时间才练成。在练习时,一是特别重视人的意志训练,手、足发力或轻或重都与意念息息相关;二是险中求稳,动中求静,这可是千锤百炼得出的功夫;三是平中求奇、出神入化、从无到有;四是通灵入化、轻重并举、软硬功夫相辅相成;五是有超人的意志和轻捷灵巧的身手。也因为如此,20多年来我培养了上千名武功、绝技及民族绝技文化人才。现在‘上刀山、下火海’绝技表演已传遍五湖四海。我一直热衷于弘扬民族民间绝技,成立了表演队,还发起成立民族绝技文化研究委员会。这些年我收的徒弟常年在广州等地表演,但都是枪尖上的跳舞、火海伏魔、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节目。赤脚走大刀的绝技,我还没有收过徒弟,因为这个危险性较大。我收徒弟的条件,艺德要放在第一位,其次就是要有一种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白庚胜观看了龙光清的演出后欣然题词:“大刀绝技,中华神功。”挖掘、抢救和整理全省各民族绝技文化,积极参加全国各种文化交流和演出活动,龙光清与其弟子多次在全国各种大赛中立冠奔金,声名远播。


标签:苗族 大刀 托起 绝技 之魂 
上一篇:耿军获少林武术最高段位
下一篇:女太极拳师李万华为居民当义务教练[图文]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统计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