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健身气功运动是我国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全民健身运动有着独特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外民众的喜爱。本文以专家访谈、观察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结合作者多次对外教学经验,就健身气功在对外推广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法。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Health-care Qigong
Foreign Promo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HE Qia
(Sport Science Institute of Wuhan Sport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Health-care qigong movement, an uniqu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people home and overseas, which has a unique role in the 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With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many times foreign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ne by one existing in health-qigong external promotion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Keywords】health-care qigong; promotion; suggestion
植根于中华文明农耕文化下的中华
养生方法博大深邃,源远流长,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促进人身心健康,而且性命双修。健身气功易筋经、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四种
功法是在“讲科学、倡主流、抓管理”的工作总体思路指导下,从众多的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养生法中脱颖而出的,经过试点单位严格实验测试,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首推的第一批健身功法。具有安全可靠、健身价值高等特点,能够缓解人民群众对气功健身的需求。本文以专家访谈、观察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结合作者多次对外教学经验,通过针对健身气功在对外推广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健身气功的部分海外学员: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约600人。华人约65%;外籍学员约35%。
1.2研究方法
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学院图书馆查阅并研究各类有关健身气功的期刊、书籍、网络信息等资料,从中收集健身气功的基本理论以了解健身气功的项目特点等。
访谈法:以口头形式对
武术学院经常外派传授健身气功的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海外教学中的经验和感受。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健身气功内容与特点分析
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颁发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对健身气功的概念定义为“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1〕。健身气功概念的界定有着多个方面的意义:气功的练习目的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健身气功归属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身、调息、调心”是健身气功的基本内容,“三调”合一的练习形式是健身气功的基本特征〔2〕。
健身气功易筋经是由武汉体育学院在30多个民间易筋经功法中,合理筛选,并继承了原功法十二势的原名称及传统十二势的精华,充分融合时代特征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而成。动作较古朴、大方、舒展;动作难度简洁,好学易练;注重上下内外有机整体的协同运动。健身气功五禽戏是由上海体育学院按照传统华佗五禽戏的风格特点,并以天人合一、健身养生的思想为指导,创编了虎、鹿、熊、猿、鸟五戏动作,注重五戏之形意,强调意气相随、形神合一。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在传统中医学的原理基础上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字的标准发音结合形体动作的健身功法。身体躯干的缓柔转动和手臂左右的伸展,按摩了两肋的肝脏,使吐嘘音下的肝胆之气血得以调节。通过轻缓的开合动作,配合六音吐纳,进而达到调理人体脏腑气血平衡之功效。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在立势八段锦64个不同版本,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为指南,注重意、气、形的综合练习,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前提下,编创了8个基本动作,新增了预备势和收势,使整套功法更加完美、合理、科学。
健身气功是以传统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经络是全身气血运行通道,联络脏腑桥梁,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如果经络不畅、气机不通,会造成血淤,同时气郁影响津液的分泌,致使阴津亏虚,各种疾病就会出现。同时体内五脏六腑的病症通过经络也能外显,从而通经活络就能治疗脏腑的疾病。健身气功编创的各组动作就是借鉴了经络在人体的运行规律,注重体现逢练必旋、逢功必绕的特点,改善血管末梢血流状况,增进微循环,达到舒经活络、改善人体生理机能的目的。
2.2健身气功对外推广途径
2.2.1健身气功国际赛事
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健身气功的传播是最好的途径之一。然而普及和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现代体育项目发展的模式和经验中不难看出,竞赛是最好的推广途径。健身气功的发展也不例外,国家气功管理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这点,健身气功的国际赛事已成功举办了五次,分别是:2006年北京首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会,海外参赛队伍28个;2007年北京第二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会,海外参赛队伍29个;2008年9月韩国釜山第四届世界体育大会,健身气功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9年8月上海第三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此届大会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53支代表队共362人参加;2011年9月17日,第四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开幕,有25个国家和地区44个协会组织的3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健身气功项目的推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2.2健身气功海外教学推广
自2003年第一支中国健身气功代表团出访日本,至今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四十多个国家,深受人们的喜欢。海外培训班已成功举行了四届,政府力度之大,传播之广,速度之快,在国内所有项目中史无前例。2012年9月21日,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共52个社团组织的86名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标志着健身气功已经步入世界体育运动舞台,健身气功国际交流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3健身气功对外推广优势与不足
2.3.1健身气功项目发展的优势
项目短小精悍,动作少,易于熟记。中国所有的健身项目中,以
太极拳的传播范围最广,它的健身方式已被世人认可,
太极拳种类多样,可谓繁花似锦,但要掌握它的精微细致之处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没有基础的人初步掌握我们认为最简单的二十四式也需要数天、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健身气功两个小时的强化训练基本能掌握一套功法,而且效果明显,在我们近百场的教学实践中,反馈信息是:身心愉悦,腰腿脊椎特别是颈椎疼痛缓解明显,根据音乐的提示基本能完成整套练习。
不受场地器材服装的限制。健身气功四种功法无需器材,着装宽松即可。另外健身气功由于往返路线较短,对场地要求较小,环境只要求相对安静即可,健身气功的项目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打破了年龄、性别的限制。健身气功是一个没有年龄性别限制的大众项目,青少年可以强身健体,中老年人可以健身延年。通过练习可达到健康娱乐,缓解病情等健身目的。根据需要可以整套练习,也可单势重复训练;可以站着进行,也可以坐着体会。
2.3.2健身气功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言是海外教学中最大的障碍。著名学者林语堂作为一个世界级双语作家,他跨越了语言与国界的屏障。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走出了一条与近代历史上“西学东渐”逆向而行的“中学西传”之路〔3〕,他成功的基础就是语言。笔者亲历的健身气功近百场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自带或者聘请当地翻译,由于翻译者的年龄、性别、职业限制和对健身气功了解得不足,经常出现很多词不达意的遗憾。如在对易筋经中的“三盘落地”翻译过程中,翻译们仅凭字面解释,就会出现“三个盘子落地”的笑话,而实际翻译应是人体的上中下,肢体技术的变化,所以提高健身气功师资的外语沟通能力迫在眉睫。
对外援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尤其重要,特别是中医知识、传统哲学常规养生知识的教育要加强力度。在英国的一场教学辅导中,有学员提出“中国的农耕文化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可我们是游牧文化,主食是以牛羊为主,我们差异太大,有共同的地方吗”?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掌握健身气功的套路技术和功理,还要对中医和其他的养生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够详细地回答此类问题。
海外教学华人居多,打开洋市场势在必行。健身气功的海外推广大部分借助的是武术平台,而偏爱武术、养生国粹是华人的中国情结,其他人口总比例不是很大,如何吸收更多的洋弟子为健身气功的海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身气功作为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想延续发展,必须摒弃一切封建保守的东西,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保持原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更多的现代化信息和高科技传播手段。加强包装更新、交流博览,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作用,走多元化道路,并以普及提高为核心,以竞技为龙头,竞赛表演为形式,推动民间养生向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4〕。
3小结与建议
3.1小结
健身气功是一项古老而年轻的运动,在国内有1万多个站点,习练人口已超过百万,国外的推广也已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我们的推广工作者们练好技术,学好外语,掌握好综合文化知识,使更多热爱健身的人更好地掌握我们的养生文化、养生技术,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世界的大事。
3.2建议
在每次的健身气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学习中,必须加强外派老师掌握外语和传统文化学习意识的教育。除了技术的规范,语言上要统一,特别是外文介绍、动作名称的中英文宣传和教学讲授要简单明了、准确无误,所以给外派老师提供中英文对照版的专业性手册,势在必行。气功管理中心应加强开通更多的宣传渠道,更大范围地传播推广,如借助网络、影视、报纸等。尽快促使该项目早日进入国内、国际的锦标赛甚至全运会、奥运会殿堂,无疑对该项目的国际发展起到事半功倍、推波助澜的效果。在全球化环境下,文明多样性成为共识,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需求。中国的发展成就引起世界的广泛重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孔子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西方国家更多地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孔子学院的海外发展,在文化推广的同时,带着健康不更是锦上添花吗?所以健身气功这块阵地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易筋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
〔2〕张峰.健身气功概念探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3〕沈艺虹.异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播-试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策略〔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4〕徐武.对传统武术持续发展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体学报,2004,19:(增).
〔5〕朱瑾.组织中执行层人员的健康状况与健身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08):58.
〔6〕王涛,高亮.健身气功锻炼对教育人心境状态影响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08):59.
〔7〕王国营.孔子学院发展对健身气功海外推广之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