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楠烇拷4閺堬拷13閺冿拷 閺勭喐婀¢弮锟�
    • 鐠烘縿鈧骸濮甸崝銊ㄥΝ閵嗗繗绻曢張锟�17婢讹拷
  •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报刊文摘

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分水岭”:“用意不用力”有感-方宁

时间:2014-5-16 23:36:40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509  评论:0
武学经典《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王宗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武术中,太极拳之外的其他门派很多,一般都是壮的胜弱的,手慢的敌不过手快的,力气小的输给力气大的。这种用力的方法,是人类“先天自然”就具备的能力,与一般人日常中的用力习惯一致,这是一种“非关学力而有为”,比较容易理解的用力方法。

王宗岳在这里所指的“学力”,是指一个理解和重新学习并改变用力习惯的过程。他要求大家去学习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习惯的用力方法——这就是著名的“用意不用力”。

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一开始就强调不用力,由松柔着手,乃至进一步强调如何“积柔成刚”,如何“四两拨千斤”等等,与外家拳“用力再加强用力”的方法,显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太极拳这种特殊的用力方法,习惯上被表述为“用意不用力”,所锻炼的功夫被称为“内劲”。而在武技中,是强调“用力”还是强调“用意不用力”,就成为区别外家拳和内家拳的分水岭。

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外家拳”与“内家拳”从此就不再是两个含义模糊的名词,人们可以明确,在具体的练法与做法上,内、外两家有以下种种不同。

1、运气与用劲存在着方向性的区别。

外家拳为了要增加手上的力气,一般都是提气向上将劲力由腰胯运向两肩,由肩而臂而膀而手而指。或在灌气催力时甚至可以看见力量末梢有颤抖的现象。这样,过去有不少外家拳师为了便于运气向上,以带束紧腰身。其次,为了上身有力,势必要下身马步扎稳,以胯落实为出力的基础。这样,提气向上,上身两手出力显得有劲,甚者快疾如风,易形于外。

而内家拳则相反,气沉丹田。因此张三丰祖师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之语。完整一气是指气沉丹田气遍周身,并非是身体哪一部位刻意用力。

内家气遍周身并不感到身上那个部位特别有力,功夫渐由大圈、小圈乃至于无圈。功夫越深,从外表越看不见其内劲的运用。

2、前面说过,外家拳的力量显露于外,内家拳则不易露形于外,尤其是功夫由大圈到小圈进而达到无圈,由寸劲进入分劲高级阶段时,在推手运用中,从外表上几乎看不见用力,而对方已被发出,种种现象被称为“以静制动”。由于目前社会上达到这种功夫层次的人比较少,因此常常有神秘化的解释。笔者在教学中曾与学员做过这方面运用的推手发劲演示:本人不动,对方以手放在本人胸前近肩部位以力攻击,本人在对方手的着力处表面似乎没有丝毫动作,对方反而反弹退走一两丈之外。此即为武当正宗真正杨家嫡传的太极拳“无圈境界”之“以静制动”,也即太极拳周身“挨在何处何处击”的运用。

3、需要指出的是,太极拳这种无圈内劲的运用与一般人所理解的暗劲也截然不同。暗劲是一部分筋骨完全不动暗暗用力,但这与太极拳的无圈内劲有两点明显的区别。一是,一般人发暗劲时,身体其余部分是不能动的。而太极拳在发这种无圈内劲时,全身是可以动的,只是在对方着力的地方“以静制动”地反应,几乎看不见有什么动作。其次一般人用暗劲是相互之间暗暗较劲,身体几乎是不能动的,更不可能将对方打出。而太极拳进入无圈高级境界,使用这种无圈内劲,外面接触处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对方已反弹到几米以外,甚至一两丈以外。

4、这种无圏内劲的运用,在推手中就可以表现出拳经上所说的“一羽不能加”的状态,对方在接触中稍微有点动静,甚至像一根羽毛那么轻,这边就可以发劲或者化解。从外面看几乎没有看见什么大的动作,对方已被发走或者化解掉。此时全身都可以发劲,身体任何部位不怎么动作都可以发劲,也就是所谓“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

5、特别需要指出,锻炼内功与锻炼内劲不是同一个概念,“内劲”,因其运转隐于丹田而不显于外,故名。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不是以是否练习内功为准。不论内家拳还是外家拳,都各自有一套外功与内功的练习方法,很多外家拳都是内外功并练的。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外家拳与内家拳各有优点,不是说内家拳就比外家拳优越,更不能认为功夫到了无圈分劲就是无敌。本文只是遵照祖师张三丰、先师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论述的正统太极拳经典理论,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意图说明内家拳与外家拳的重要区别是什么,真正的内家拳可以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什么样的。我们后来人在学习真正的太极内家拳达到这个层次时,不得不从内心感谢我们的前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优秀的拳种,这也确实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李亚萍协助整理)

【作者简介】方宁1924年北京出生,1943年始从上海王守先老师学习太极拳,自1953年师从北京崔毅士老师学习太极拳十年,系武当正宗太极拳杨家第五代传人。

标签:内家 内家拳 分水岭 用意 不用 
上一篇:各门各派论玄关一窍
下一篇:发力九论-肖峰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统计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