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大成拳

意拳站桩浅释-周广学

时间:2014-6-9 14:23:03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122  评论:0
意拳甚为复杂,就站桩而言包罗万象,复杂程度等同于人生成长过程,甚是曲折,既有得力舒展的欣悦之欢,亦有长久努力不为了解的疑惑之困。拳学修炼求取的过程亦是动静、直曲、松紧、正斜、快慢辩证的过程。拳学跟中医药一样历经数代先贤不懈努力,实践总结汇于此法,既有戴龙邦、李老农、郭云深、王芗斋等这样的拳学巨擘穷尽毕生为拳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大家,更多的是默默付出无从考证的贤达,如同夜间天上繁星,亮暗皆存,构筑宇宙。

就站桩意念来说,简单蕴涵着深意。简单从字面上了解、大脑推演一下往往让人误解,以为站桩没什么,无非站着不动,几个站桩姿势而已,殊不知这只是表面,犹如佛家参禅一样,局外人怎能窥其真容?王芗斋先生曾说过,“拳学不可小道视之”,非谦逊之士不能得。有草草接触数日认为站桩不过如此的,也有站桩旬日略有体认的,这也是王老所强调的40岁以后生活阅历丰富有辩证思维,才能修炼此拳学的原因。当今社会有二十多岁谦谦君子思维敏锐客观追求拳学者,亦有六十几岁思想顽固不化抱残守缺者,终生不弃陶醉其中有之,幡然悔悟者有之,总之是非不辨从众者居多,真正能做到修炼拳学客观分析再行动的少之又少。此动是否符合自然规律?合乎生理卫生?符合人体力学?鲜有人问及。凡是都有法则规律所在,拳学无非健身、理趣、自卫。拳学不是门派之争更不是帮派之见,拳学之道愉悦身强健自我,才是人生哲理之根本。去繁从简,剥离俗套,拳学详述还要从站桩开始。王老讲的“要知拳精髓首要站桩起”,跟佛家讲的因果不无二致,站桩就是把这个“因”的要素条件法则了解透彻了,再身体力行地投入时间站桩体认自身所产生的变化,才能去修炼试力、发力、步法、断手、健舞。诸多一系列的拳学知识犹如恩师李海明先生所言,意拳修炼重在熏陶、实践。动静都是客观反映出来的,练着复杂用着简单才是根本。我意拳启蒙老师(也是我最尊敬的师叔)王永立先生说;意拳内容比头发丝还细,容不得半点含糊,有容乃大,自身无处不牵扯,我乃万物主宰,千军万马过来都是萝卜白菜。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是师叔时常强调的。师叔打拳的神姿在我脑海时常浮现。

2009年4月初,跟恩师十年后重聚那一刻历历在目,恩师再次强调兑现十年前的诺言。说来话长,十年前的一次意拳内部实战交流,我跟当时的对手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没有退缩而是冷静应对,博得现场阵阵掌声。恩师同样也在此列,在回去的车上恩师给我写了条子让我去找他修炼,怎奈缘分未降。这次,恩师把王斌魁、卜恩富师爷诠释意拳的真容原汁原味地传授给我,事实证明了恩师德艺双馨。例如我请教恩师站桩的问题时老人家说抱球是关键,胳膊上什么意念腿上什么意念,抱球不能瘪了也不能飞了,意念要统而合一。当然身形上的头似线悬、含胸拔背,两手胸前环抱、膝盖似曲非曲,脚上的重心前七后三,脚后跟如同踩个蚂蚁、松腰提胯,这些是站桩必备的常识。意念是站桩之魂,站桩是意拳之母,所以从精神假借入手是不二法门。

站桩首要调整身心。琐事是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站桩要理清这些琐事,调整妥当了才能进入修炼站桩阶段,否则难以安静下来。安静不下来谈不上体认,没有体认就不可能有身体上的变化,没有身体上的变化就浮躁不安,浮躁不安就影响站桩修炼的成果。总之一切都要在身心放松、愉悦,空洞无我的情况下修炼,假借犹如坐在海边看海豚跃起跃下、犹如温泉泡汤、犹如山顶观览众山,薄云山间绕松柏透其中,身心轻松心理舒畅,作用于生理,相互为本。养生不可偏颇,自卫也是如此。

站桩前静守片刻,然后缓缓把手抬起于胸前环抱,撑三抱七,提夹撑裹,手心微含,鱼际互争,产生上撕拧下微扣,浑身毛发犹如根根皮筋与外界相连,稍微懈怠即可造成皮筋断,假借万物相牵自身为核心,动静均匀。这些要一起做出来,不能有先后,不能有所谓的六面力之意,站桩是上三下七的整体,是自然产生的整体,不是刻意造作僵硬肢体。入手之法首先从抱球提夹球开始,跟得道高僧诠释佛经一样,说出来就错,意拳站桩也是如此,但是不说谁知道啊。严格来说站桩入手之法就是错误,正确只是相对的。在初级阶段是正确,逐渐随着站桩意境的加深慢慢就入正轨了。单独从字面上理解是不够的,有老师手把手地教方不能得者,何况自学?我从学恩师站桩三年;整理思绪都是在不断解决“起横”的问题当中进步的,有了身体的明白才是真的明白了。很多情况 下脑袋明白,跟客观的事实有很大的差距,意拳也是如此。意拳站桩有时候错了自己感觉很得意,蛮力自愚为功夫者不在少数,真是可悲又可怜。原本意拳站桩就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储意悦心,静极生动的学问。勿急勿躁,平常当中见非常,岂知大道就在生活当中,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的大都是志不在此,学者自明。

深究意拳之真容还要从站桩开始。不才唠叨一下肤浅认识还望各位看官甄别,如能起到拋砖引玉可谓之幸事。

标签:意拳 站桩 浅释 
上一篇:王芗斋武学核心思想价值-谢永广
下一篇:大成拳不同重心移位的放人发力-于深金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