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因私前往日本大阪“自由行”。除了休闲外,还与大阪拳友们磋切武艺。享受退休后的悠哉日子,好不自在!
6月底接到“日本精武会”安田启美的电话,称从还逗留在上海的会长胡叶丹处获知我在大阪,特诚邀我到“日本精武会”讲学,我接受了。与安田女士的相识还是10年前的事。
2000年的一天,我与大阪
太极拳访问团学员在上海
武术院,进行技术交流,课间休息时,有一位女士走向我,主动用标准的北京话自我介绍名叫胡叶丹,早年在“上海电视台”任编辑,后移居日本和歌山市。在上海时学过木兰拳,也曾向冯如龙先生学过
太极拳的。现在和歌山市组建“纪州中国传统
健身法爱好会”,主要教学内容是木兰拳、太极拳。
2001年9至10月间,我作为第21批“上海太极拳友好代表团”的成员在大阪访问。当时,胡叶丹以“纪州中国传统健身法爱好会”的名义邀我去和歌山讲讲太极拳。由于大阪市与和歌山市毗邻,故我在代表团休闲日,向代表团告假前往。就此认识了胡叶丹的学生安田启美、井上礼子、大西、高桥等人。短暂的接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她们渴望学习中国武术。
2002年日本和歌山“纪州中国传统健身法爱好会”正式邀请我前往讲学三天。我曾建议该会加入“全日本太极拳联盟”,后听说在和歌山尚无“全日本太极拳联盟”分会,未参加。故又建议参加“世界精武联谊会”以拓展其与较多国家武术团体的联络、交流的空间。由于“世界精武联谊会”秘书处设在上海,所有申办工作进行的很顺利。2005年“日本精武会”正式加入“世界精武联谊会”。此后,该会参加“2007年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大奖赛”、在马来西亚的“2008年第十届世界精武文化大会”、在上海的“2010年第11届世界精武文化大会”并获得较好的比赛成绩,逐渐的引人注目,得到精武人的认可。
虽然由于参加赛会等活动,还多少与会长胡叶丹、安田启美等有联络,但当年倡导成立“日本精武会”后,即未去过和歌山,“日本精武会”究竞如何?此次应邀前往访问,或可见端倪。
7月23日我到和歌山市,“日本精武会”会长胡叶丹专程从上海回到和歌山市,并主持了“讲习会”。在“和歌山市北体育馆”上午,我对“竞赛太极拳”的规范动作做了讲解,也对太极拳的练法做了提示。30多名看去已有多年习练经验,具有较好基础的学员,习练认真,投入。由于时间有限,参加者对只剖析“第一段”动作,而未能进行全套动作的解析,显得有些遗憾。我想如有机会,将会补全,将武术传授给这些钟爱中华武术的人们,似乎也是“老武术人”应尽的责任。
下午,对“精武传统套路”中“功力拳”套路做解析。参加者除和歌山市,还有来自大阪等地竟有百余人,着实令我吃惊!然而,安排此项讲座,也是“协会”高明之举。由于像“功力拳”等传统的武术套路,比较立足于练功、健身、强体的项目,除在老“精武会”中有传承外,在日本及世界各地是少见的,特别是重“
养生、欢娱”为主的民间团体。对刚成立不久的 “日本精武会”能在和歌山进行推广与传播,实属不易。且已培养了教练,其中还有在去年“第11届世界精武文化大会”上,获“功力拳”赛的优胜者。讲座中,我讲解,请他们作示范,形成台上教、台下学,全场互动的场面,气氛热烈而活泼,不知不觉中将“功力拳”全套动作过了一遍。当然,在外事教学中,常由于语言的障碍,往往效果大减,此次能取得较好的讲学效果,还得益于胡会长的翻译。
时间安排的十分紧凑,原本想通过此行能对和歌山市的“日本精武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仍而,忙于传授技艺,也就无心询问、参观了。印象中是“协会”组织者能力较强,有一批热心传播武术的教练,参加的会员较前几年显然增加数倍,然而,所设项目多而杂,可能是创会者的思路及根据和歌山市民众的需求而设置的。
回大阪途中静思,此行对“日本精武会”,仍是个粗略了解。不过总体给我的印象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预祝“日本精武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