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
-
体悟武氏太极拳之桩功拳架-陈紫宇
时间:2014-9-3 9:40:59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883 评论:0我是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孙建国老师的弟子。两年多来,经师傅悉心传授,本人每天坚持苦练,终于尝到了甜头。最近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站桩功
站桩就像是楼房的基础,不站几年桩,功夫难以上身。武氏太极拳有无极桩、混元桩和懒扎衣桩三种,无极桩和混元桩是养气桩,懒扎衣桩阴阳已分,属技击桩。懒扎衣是母式,武氏拳的功夫都是从这里出来的,这是老前辈的话,我开始并不理解这些话的含义,真正愿意花时间站桩还是最近的事情。
最近我每天都在自家楼下小区公园树林里一处僻静避风之地站无极桩一小时左右,站前清除杂念,按身法要求,沉肩、裹胯、头顶起、舌尖上顶、全身松沉,尾闾中正,命门突出,全身重量落在脚后跟,前脚掌稍微离地站稳。然后默默数息,数乱了又从头再来。
刚开始,呼吸粗而不匀,杂念丛生,还出现幻觉,感觉周围的小声音都放大了。随着站桩的次数和时间的增多,呼吸慢慢就变细变长了,丹田和命门的热度也逐渐升高,范围得以扩大延伸。现在站桩,前胸和脊柱都会发热。身形调整越来越熟练。难点主要是意念放松。意念松,则全身无僵处,而意念松否的关键又在于眼睛是否能放松。
二、拳架
两年多来,经师傅的指点和自己的锻炼和揣摩,我深刻体会到武氏太极拳的拳架删繁就简,内含深沉而丰富,只要掌握了关键,勤加锻炼,必有收获。如今,从起式到第六式搂膝拗步,我已经能将其拳架风格比较完整地展现出来。
武氏太极拳的第一个特点均表现在步法上,那就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这样在走架时分清虚实,技击时就会迅速作出反应,敌快我快,敌慢我慢,化发随心所欲。
第二个特点是虚实转换时实腿脚跟捻转,以确保意在脚跟,气到脚跟。合时意在脚跟,开时力从脚起,由腿至腰肩肘,形于手指,一气贯串。走架时意气就会连绵不绝,无有断续之处。
第三个特点是以腰带腿,以腰带手,全身主宰在于腰。以腰带腿就是保持立身中正,腰的高度不变,虚实转换时,转胯带起腿与脚,这样腰用力,腿随之收回变跟步,腿不用力,出腿亦然。腰带手,其实是腰带肩,手固定在肩上,这样肩与跨合了,腰用劲,两臂撑圆,气遍周身,背紧胸空,气发自丹田。这个特点充分体现了内家拳内外三合的要求。
- 相关文章
-
-
12-17安徽省望江县举办2014年太极拳剑大赛
-
12-16上海赵堡太极举行活步推手友谊赛
-
12-16上海魂源太极应邀教授交通大学太极课程
-
12-16山西省寒冬掀起太极健身热潮
-
12-16河南省安阳市举办太极拳文化发展研讨会
-
12-16中国上海龙身蛇形太极拳总部荣获「特殊贡献奖」
-
12-13上海魂源太极拳走进国际大企业
-
12-1325岁法国姑娘来株洲拜师学太极46岁教练向她求爱成功
-
12-11“非遗”陈氏太极拳和福建古琴在福州“琴拳对话”
-
12-11“信诚杯”太极拳交流展示赛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
-
- 本类更新
-
-
12-8浅谈太极拳的“高度统一”-蒋学富
-
12-8太极“一体”论——张升
-
12-8太极拳不能丢掉的几大原则-邹柱石
-
12-8太极拳“松在眉宇之间”-张绍义
-
11-23浅谈太极拳弓步练习中的五个误区-张远芳
-
11-23试论杨澄甫式太极魂-王书平
-
11-23“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刘月兰
-
11-23太极拳中“折叠”释义及其价值-张杰 刘淑君
-
11-23论内功、内劲、内力的辩证统一 (钱金瑞 徐金玉)
-
11-23练武氏太极感悟-马高峰
-
- 本类推荐
-
-
4-15太极拳24式
-
3-15亲身体验太极拳实战
-
3-15太极拳能实战吗?
-
3-15陈式太极拳实战
-
3-15太极拳实战技击
-
3-15张绍堂谈太极拳实战能力
-
3-15太极拳实战技法浅解-严昭法
-
3-15太极拳实战教程资料简介
-
3-15关于太极拳实战
-
9-8论太极拳的劲点
-
- 本类排行
-
-
8-25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
9-6太极拳前辈的一个不传之秘-“空肩”
-
9-19太极松腰最简单的方法
-
9-8练功法则“三练三不练”
-
5-14站桩-讲点连师父都不一定会随便传的东西
-
9-12花钱不一定买着的太极实话
-
3-15太极拳的由来
-
9-8太极拳修练原理精讲
-
9-8太极拳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
7-18内家十二象太极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