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
-
老年人太极拳教学述评-潘鸿勇
时间:2014-7-12 9:55:12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465 评论:0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创编主要是结合古代的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国的经络学说,并不断汲取其他各家学说精华而成,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的健身运动。近年来,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步人老年大学参加太极拳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太极拳运动在老年健身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在教学上就要有所侧重,要研究和了解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因素。
在老年人太极拳教学中,首先,以快乐教学模式为主,力求以愉悦的心情营造良好、宽松、欢乐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寓乐于学,乐中求学,学中求乐。通过教学让学员获得学到知识的满足,获得锻炼身体的欢愉,获得精神上的放松,情绪上的快乐。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乐,学而不倦,学会拳技,练好身体。其实这也是太极拳的整体运动原则。太极拳锻炼,集健身、修心、养性为一体,是一种品位很高,文化气息很浓的拳种,无有剑拔弩张的肃杀之气。它要求精神集中,心静用意,意动形随,这样可以使气血循环加速,体内融融和和,松静的身体会感到无比的酣畅,在恬静连绵的运动中身心得到十分祥和宁静的体验,从而畅通经络,调节阴阳,开通闭塞,对促进机体消化机能和新陈代谢等有显著的作用,从而达到健身娱心的目的。
其次,重复练习是教会、练好太极拳的主要方法。拳谚云:“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拳打万遍神理自现”。对于老年人,更要通过反复分解教学,慢速领做,多次重复,学会一部分再教一部分,不能操之过急,然后进行完整动作的连贯。这样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太极拳是一项全息的运动,通过反复慢练可以在有形运动、无形运动和不运动自运动的过程中,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精神、意识、肢体得到全方为的锻炼,汗流而不喘,静心养神,延年益寿。
第三,太极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熏陶,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征的美,她将虚静理论注入运动之中,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伦理价值,她以“止戈为武”的武学思想为根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热爱生活、注重和谐的风尚。在其缓缓流长的运动旋律中,处处洋溢着对生活的激情,取法自然,顺应社会,她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平、发展的主题相一致。学员们通过太极拳的习练、表演,能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启迪,拨动了老年人的心弦,唤醒了他们的青春,推动他们学习太极拳的热潮。
由此可知,搞好老年人的太极拳教学,不仅对于增强老年人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让习拳者能以太极之理,持之以恒,一气贯通,—饱满的心理情趣,达到开合收放、委婉曲折、连绵如画的拳景。
- 相关文章
-
-
12-17安徽省望江县举办2014年太极拳剑大赛
-
12-16上海赵堡太极举行活步推手友谊赛
-
12-16上海魂源太极应邀教授交通大学太极课程
-
12-16山西省寒冬掀起太极健身热潮
-
12-16河南省安阳市举办太极拳文化发展研讨会
-
12-16中国上海龙身蛇形太极拳总部荣获「特殊贡献奖」
-
12-13上海魂源太极拳走进国际大企业
-
12-1325岁法国姑娘来株洲拜师学太极46岁教练向她求爱成功
-
12-11“非遗”陈氏太极拳和福建古琴在福州“琴拳对话”
-
12-11“信诚杯”太极拳交流展示赛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
-
- 本类更新
-
-
12-8浅谈太极拳的“高度统一”-蒋学富
-
12-8太极“一体”论——张升
-
12-8太极拳不能丢掉的几大原则-邹柱石
-
12-8太极拳“松在眉宇之间”-张绍义
-
11-23浅谈太极拳弓步练习中的五个误区-张远芳
-
11-23试论杨澄甫式太极魂-王书平
-
11-23“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刘月兰
-
11-23太极拳中“折叠”释义及其价值-张杰 刘淑君
-
11-23论内功、内劲、内力的辩证统一 (钱金瑞 徐金玉)
-
11-23练武氏太极感悟-马高峰
-
- 本类推荐
-
-
4-15太极拳24式
-
3-15亲身体验太极拳实战
-
3-15太极拳能实战吗?
-
3-15陈式太极拳实战
-
3-15太极拳实战技击
-
3-15张绍堂谈太极拳实战能力
-
3-15太极拳实战技法浅解-严昭法
-
3-15太极拳实战教程资料简介
-
3-15关于太极拳实战
-
9-8论太极拳的劲点
-
- 本类排行
-
-
8-25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
9-6太极拳前辈的一个不传之秘-“空肩”
-
9-19太极松腰最简单的方法
-
9-8练功法则“三练三不练”
-
5-14站桩-讲点连师父都不一定会随便传的东西
-
9-12花钱不一定买着的太极实话
-
3-15太极拳的由来
-
9-8太极拳修练原理精讲
-
9-8太极拳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
7-18内家十二象太极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