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是全民
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高校普及发展
武术段位制是实现全民健身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关系着武术未来的兴衰。现行的武术段位制在高校中存在着缺乏推广和普及;晋级标准不太适合大学生;收费标准偏高;高校考评点不多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大教学与比赛力度;完善段位制教学体制,另设考段费用标准;增加考评点和考试次数,适当降低申报机构条件等对策,以促进武术及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广和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09—02
1 武术段位制的建立
经国家体委批准,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武术段位定为九段:一、二、三段为初段位,四、五、六段为中段位,七、八、九段为高段位。同时配套制订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晋段考评办法》和〈中国武术段位制〉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并相应建立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段位制办公室和全国武术段位考评鉴定委员会,出版了初、中级段位的武术教材。其中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组织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全国武术段位制办公室和全国武术段位考评鉴定委员会、地方各级段位考评委员会的职能,对武术段位的申报、考评与审批办法,人段培训,证书、服装和徽饰,段位资格的丧失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国家体育总局还发出《关于做好〈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工作的通知》,对这一制度的推出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对段位制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为全面评价习武者水平而制订的等级制度,是深化武术改革、武术技艺和理论的发展、加强武术运动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它的考核内容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武德修养的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武术技能考评;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套路与散手并重,规定套路与传统套路兼融。武术段位制不但有技术考核,还有理论考核;技术考核的内容多样,标准较为明确统一。以上的“套路技术”,也可改换为“与本段位标准相当的个人特长套路”。各段位的考评形式包括:省级和全国性的各类武术比赛以及规定的段位晋升考评。
2 武术段位制在高校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2.1 缺乏推广和普及
武术段位制的提出和实施至今已有10多年时间,可段位制在高校中实际的操作却运用很少,并没有被大众广泛推广和普及。以作者所在的广西高校为例,《武术段位制》的考评仅有四所具有体育专业院校的部分武术方向的学生参加。
2.2 考核晋级标准不太适合大学生
入门到中级的六段至少要9年时间,而且从三段到六段还必须加相应等级的器械考试。可见,武术段位制升级的的时间上要求非常严格,上升的难度很大,尤其是高级别的段位。这样的标准难以激励大学生练习者的学习兴趣。
2.3 晋级考试收费标准偏高
《武术段位制》收费标准偏高是制约其在高校广泛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武术段位制》晋级段位的提高,收费标准也在 提高。入门级考核收费为50元,初级在80-150元,中级在160-300元之间,高级在430-550元左右。该收费标准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偏高。
2.4 高校考评点不多
表2可以看出,武术段位制的考评机构在设立上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条件,尽管各层次的考试机构设置比较完善,也符合项目特点的要求。但是目前高校的考评点仍然很少,根本不能满足练习者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只有公共体育部没有体育院系的高校,申报设点的就更少。
3 对策
3.1 加大教学与比赛力度促发展
在高校中大力普及《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可以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段位制套路课和武术散打课,让大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武术及段位制的功能价值,并经常举办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水准的高校武术通段赛,促进高校武术的发展。
3.2 完善段位制教学体制,独立设置学生的考段费用标准
开设武术课程的高校可尝试将武术段位考评与学生体育成绩考评体系相结合。各级行政部门和各地武术协会中心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树立为大学生普及武术和考段搭建平台的服务意识,独立设置在校大学生的考段费用标准,合理收费,这样更有利于武术在高校中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武术段位制[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33524.htm.
[2]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中国武术段位制(1998年)实施方案[S]. 1998.
[3]谢和刚,中国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靳卫平.中国《武术段位制》晋级标准的研究——基于《大众健美操》通级热的比较分析[J].运动,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