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关注“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八闽竹

时间:2014-6-20 9:56:09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1453  评论:0
8月20 ---24日在河南焦作市举办了“第七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笔者参加了此次赛事。

记得在2002年,曾参加过第二届赛事。时经10年,从资料的显示,当年参赛团队24国家和地区,共有156支队伍,1370人。其中外国(来自美、英、德、法、日、马来西亚等国)和港澳台团队41个316人。而今参赛团队383支,3897人。其中,参赛团队来自外国(奥地利、西班牙、日本。马来西亚、吉尔吉斯、德国、美国、黎巴嫩、韩国、阿塞拜疆、比利时、加拿大、斯洛伐克、伊朗、俄罗斯、爱尔兰、巴西、新加坡、新西兰、捷克、斯洛文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团队际66支,624人。赛事的发展足见中国太极拳的无穷魅力。而组织者也充满信心地表示,下届比赛我们将在竞赛场馆、器材设备、交通往宿、外语译员等“硬件”上,会有更大的改进。争取更多的参加单位与参与者。而且私下都心照不宣地表达,较今年参加者“翻一翻”的共识。太极拳发源地之一的焦作,它不仅源流悠久,基础独厚、名家辈出、四海传播,品牌共识。又在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的直接领导,河南政府有力支持,民众自觉投入,已获显著推广太极拳文化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一次更大的赛事飞跃,笔者不觉中,也具同感。顺借此文,提醒“太极拳人”,不论你是盘架、走拳套,还是“推手”、较技,均请关注“第八届赛事”,融入“第八届赛事”。参与者或可实地解惑!

纵观本届赛事,有如下几点略作表叙:

1、以简朴、求实的“启动式”,改变了以往“开幕式”的格式与排场。特别是“启动式”的节目,未见莺歌燕舞,未见烟花腾升,多由河南焦作当地的民众登台献演的体育项目。诸如:“空竹”、“喜庆锣鼓”、“民间武术”等精彩夺目的节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地方性、民俗性与将展现中华武术太极拳的传统文化相谐和的气氛,别具一格。

2、赛事管理有条不紊,3千参赛者、7千余项,既分有“国际组与国内组”又分有“套路器械组与推手组” 。男女老少需分组竞赛,且分布在六大赛场。尤其是“推手”参加者必须参加“套路赛”方可获得“推手赛”资格。可以说是一堆乱麻,要理顺,需要很强的组织者和成熟、有经验的裁判队伍。本届赛事,由武术管理中心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百余名优秀裁判员中,“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占多数,部分“一级”裁判员均为各省市的裁判骨干,一支新老结合,朝气蓬勃、守纪律,评分公平、公正的裁判队伍,获得参赛队与参赛者的认可与赞扬,赛间竟无一例“申诉”。按中国武术管理中心陈国荣副主任的说法:民间赛事,用专业管理来运作。

3、“太极拳推手”赛事,再崛起。本次大赛按惯例,设“推手”专场。有来自韩国、加拿大、斯洛伐克、美国、伊朗、西班牙、印度、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及国内310人参加。经过三天半,十场,262对的角逐,产生了女子3个级别,男子8个级别的冠军。每届赛事的裁判规则,均按中国武术协会印制的《武术太极推手规则(试行)》执行。裁判员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评判,赛事进行顺利,仅5人出现弃权。无申诉者。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裁判者也对规则中的不足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看去,修改现有的规则是必要的,他将更有利于促进太极拳推手运动在民间的开展与竞赛。顺应太极拳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体用结合的发展趋势。

4、大会的圆满成功,还有出色的志愿者的奉献,参赛者虽离别了焦作,但都在胸海里留下他们辛勤劳动、无私奉献为太极拳的发展所做的点滴事。留给我极为深刻的印象是第6场地的负责“推手”“仲裁录像”的先生,他家有年老的父母,妻子在纺织厂工作,还有二小孩,其中一个仅7岁,也参加了自愿者工作。由于“推手”场次多,工作量大,且场地酷热,而他每天上午8时前准备好录像器材,晚上10时方能收摊回家。我问他练拳吗?他说曾练过,后工作忙,也就停了,今后找机会再拣起来,看来武术之乡,真的是“人人会拳脚”。另有名今年刚考上浙江某大学的女生,她负责我们裁判的生活杂务事,十分尽职,在结束中学历程即将踏上大学之门的空隙间,她争取做了太极拳赛会的志愿者,我想这一社会实践,会促使她成为 “太极拳迷”。也可能下届赛会上她已是选手,或许是金牌得主。再次感谢,所有未留名的“志愿者” ,期望“第八届”焦作再会。

标签:关注 第八 第八届 中国 国际 
上一篇:为太极拳推手进入奥运会,要做的就是呼吁,呐喊!-叶式史
下一篇:用太极拳的(虚灵顶劲……)来解说太极的阴阳理念-叶式史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统计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