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20日应“上海精武第十四届中、小、幼学生
武术、书法比赛”赛事组委会之邀担任了该赛事的仲裁工作。这是一次很好的观赛机会,来自全市115所中、小、幼学校1074运动员,参加10类,近2000项个人赛。而41支队伍参赛集体项目中,由国家编制向学校推广的“武术操”也亮相赛场,令人耳目一新。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专家们所赞许。也引起了我对开展学校的武术教学的思索。
15年前“精武体育总会”的某次常务理事会上通过了一项,将“中小学武术比赛”列入每年“精武赛事”计划中。1997年“ 精武第一届中小学生‘陆海英之杯’武术比赛”拉开了此赛的序幕,我有幸担任了此次赛会的顾问。不觉间已进入第十四次赛事了,在外来“武道”项目的強势“侵入”下,“精武武术赛事”依然不间断,持续发展至今。
作为赛事的试行初始“幼儿武术”“书法”并未列项。随着上海各幼儿学校逐步开展武术活动,欲参加此活动者渐多,此时,“上海精武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已逐步规范,直至2004年举办第八次“ 精武 中小幼武术邀请赛” 才将“幼儿武术”列项。 到了2009 年举办十二届“精武 中小幼武术、书法比赛 ” 又 将“书法”列为赛项, 从另一侧面反映“精武体育会”所倡导的“乃武乃文”发展中华文化的传统内涵也得以延续。
有关武术进学校,早得到国家教育和体育部门的重视。60年代教育部门所制订的体育大纲中,己列有相关的武术教材内容。我参加过“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工作。依稀记得,开幕式上中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同志作的“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开创武术运动的新局面”报告中,也提及中、小学生要习武。提出要学会一套拳、一套器械。从实施 “精武传统赛事” 的计划, 成功、圆满举办了“上海精武第十四届中、小、幼学生武术、书法比赛”中,我们体会到国家体育与教育部门对武术这一传统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视,传统武术文化在民间的強大生命力,魅力依然四射; 基层学校领导对武术教学的鼎力支持,是武术发展的关键;更值得一说的是与“上海精武总会”武术工作者、教练早年已进入中、小、幼学校进行武术教学,传承、推广、弘扬了中华武术所分不开的,有了他们过去的热情投入与奉献,才有现今的硕果。
当前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武术教育进学校的教学为武术申奥尽绵力的号召更为具体, 2011年12月4日中国武协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新闻大楼举办了一场“关于推动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专题报告”中说到“据悉中国武协已与国际奥委会达成一定共识,在规定时间前中国武协只要备选考察,那么武术进入奥运会就不再只是传说。”“武术进入奥运会关键的一环还在于普及。”现得到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明年将有六个大城市…的所有学校将全部进行武术教学,而上海则可能成为这其中之一。”(引自《全球
功夫网》高小军“沪或明年普及武术教育”)。“报告”进一步提高了武术教学进学校的必要性、重要性。提示基层领导应加大领导力度,支持武术进学校的自觉性,更确认了一批长期从事学校的武术教学的教练、教师在学校的武术的推广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赛后,与在学校从事武术教育的教师、教练的精武同行们做些交流,从言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依然会活跃在武术学校教学第一线,默默地为培育武术新人,迎接下一届武术交流活动而辛勤工作…特别在武术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将与时俱进,促进学校的武术有更新、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们老“精武人”观赛,随想兴事!更祝愿此赛事长青、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