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动态

第十一届“中厦集团圣禹基金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拳传承人展演交流大会于10月4日在西安举行

时间:2014-10-22 10:45:02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1143  评论:0
2014-10-21  

报道(西安李毅虎图文供稿):十月的古都西安、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为积极践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9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的“简政放权,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讲话精神,保护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开发丝綢之路良好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和开放,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中原建设集团西安公司、陕西红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西安市武术协会、西安红拳文化研究会协办,陕西省武术协会支持下,经省文化厅批准、第十一届“中厦集团·圣禹基金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拳传承人展演交流大会于10月4日起在西安石油大学体育馆举行。《中华武术》、《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莅临现场采访报道。

10月4日的上午,来自陕西各地红拳传习所、山东、甘肃、山西、河南、四川、俄罗斯、美国等地共1553名参赛队员云集古城西安。当晚,隆重、热烈、俭朴、欢快的开幕式在西安石油大学体育馆如期举行。省体委原主任、党委书记、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会长雷志敏致欢迎词、运动员、裁判员代表宣誓,著名画家、书法家为组委会送赠送了国画《雄鸡图》、《红拳》牌匾,台湾少林拳道协会主席陈清钦、陕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兼办公室副主任张世昌先生等前排就座。大会以五星红旗和会旗在仪仗队在彩旗方队护卫下,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管弦乐伴奏下精神抖擞的步入会场,展演交流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大会的一个最亮点是、由大会组委会向70岁以上的红拳老前辈、老拳师献上美丽的鲜花、对他们为了红拳的传承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体育馆看台上、3000个座位爆满,座无虚席,这是一个地方拳种在过去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红拳盛会、‍规模超过空前历史。这次演武大会、是对红拳各传习所、培训基地的一次展示、评比和检查,也是对各传习所、培训基地的表彰和弘扬。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担任名誉主任、陕西省原体委主任、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会长雷志敏、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担任主任,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邵智勇担任执行主任,陕西武协副主席、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安体院教授王静担任评议长。 

这次展演交流,运动员坚持比出风格、比出水平、胜不骄、败不馁,讲武德、守秩序,以武会友,切磋武艺。套路主要有红拳十三势、小红拳、大红拳、炮捶等50多种,器械有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轻器械、软器械等。对练有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对器械等。经过三日角逐,1553名队员先后斩获红拳套路、器械和对练金、银、铜奖,个人奖、团体奖。

红拳从1994年起、在著名武术家马振邦、范长江、邵智勇、高文的发起下,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华祥杯”地方拳种比赛起、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20个年头,红拳从当年的严重断代危机、到现在的众多青少年的参与习练,这与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的保护措施、与社会各界众多企业家的无私支持、奉献是分不开的,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红拳的保护、传承才得于延续,红拳被中华武术评委为“中华武术30年传承最给力拳种”当之无愧的。‍2008年红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做为项目管理单位的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依照“国家非遗法”建立了以红拳传承人为主体的“红拳传习所”98个、在大专院校设立了红拳保护、培训基地30个,这些措施对保护、传承、弘扬红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红拳传习所和培训基地已经成为保护、传承红拳文化遗产的主力军,也极大的推动了我省城乡群众性全民健身。‍

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在2008年成功将红拳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连续发力、积极努力,精诚团结,全力以赴,把三秦传统文化红拳快速推入发展快车道。2010年以来,成功推出了“红拳十三式”等,并在普及到陕西各地学校和县、镇、村。红拳传习所、培训基地发展迅猛,成为传承、继承红拳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陕西红拳先在央视、国际武术比赛中闪亮登场,名闻全球。陕西红拳代表队在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智勇带领下,2010年,央视武林大会精英赛5个拳种角逐中,陕西红拳斩获团体冠军。2012年“第四届美国新泽西州国际武术比赛”、2013年“台湾台中市‘世界杯’华人武术大赛”,又连获团体冠军。2014年,年重庆武陵山太极文化节、丽江第二届国际传统武术文化节,又取得优异成绩。

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自成立以来、通过定期举办红拳传承人展演交流大会,组织红拳人参加国内外重大武术赛事,不断扩大红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以便更好地落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管理条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保护红拳文化遗产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红拳传承人自觉保护传承红拳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同时给更多红拳传承人提供一次又一次切磋技艺、交流心得的机会和平台,并对有价值和濒危的红拳套路和器械项目进行保护性录制留存,成效显著。‍

千年的红拳,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红拳作为一门具有华夏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高深拳派,今后将享誉中华武林。‍


标签:第十 第十一 十一 一届 集团 
上一篇:让武术成为民众健身的首选项目(二)——王培锟
下一篇:福建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开赛日漳州收获2金1铜
站内搜索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统计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