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修杂谈
-
心意拳“虎抱头”习练体会
时间:2011-4-25 15:27:31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2071 评论:0来源:《搏击》 作者:孔令闯
笔者随马雷石老师习练心意六合拳,在盘艺初,身法僵硬,力发不出去,劲常断在腰间,马老师让我多练习虎抱头。马师讲道:在运动中想象一堵墙块要倒时,自己像一根木柱斜顶住墙,这就是牮柱之势。为什么要练习虎抱头呢?必须脑后枕骨挺起,方可拔开脊椎,这即心意六合拳的虎抱头统领起全身之劲。拳经云:“软脖颈,身如碑,三尖照,六合合。”指的是起枕骨时,脖颈要灵活不滞,方可达到头领全身,形成三尖照,六合合,身正直如碑的要求,如果脖子太僵硬会伤害到大脑,这一点需要注意。头领身自可含胸拔背,形成熊膀的左右劲对争,含胸拔背可形成沉肩坠肘的鹰捉劲,此为由熊膀左右劲变为手脚的前后对争之劲。气沉丹田可发出雷声,可发出前后、左右、上下六方浑圆的整体内劲。可达到以身带步,以身催手上、中、下三节贯为一气的手足齐到之妙用。心意六合拳六艺如失去虎抱头之内涵,则无法练出整体力来,心意六合拳真谛全失。
拳诀曰:“起如担担,步如槐虫”,又说:“折身挑领身起法,头颅起枕骨”,无不强调了一个“起”字。在练习时马老师总是教我体会“起”的感觉,身法规矩,劲才能上身快,头顶竖项,沉肩坠肘,手不离腮,闭住五行,四梢劲警起,从而使内劲到头,有怒发冲冠的劲意,双手不离腮,有护我外五行(面部五官)的妙用。
马老师曾讲:蓄力如开弓,发力如放箭,头领起全身之劲,如牛卧地下时突然而起时的样子,又如猛虎扑羊时一纵而起之势。南阳武师曹建先生说:“80年代丁长汉前辈给我讲虎抱头时,一个束身突然长身而起,疾步践穿窜出5米外,而且可随心所欲把我放出几米外。”讲的也就是以头领身的虎扑之劲意,虎抱头即是身法的束身而起的中节脊柱劲的贯穿,也就是势势不离虎扑中节劲也,只有中节劲出,方能用中节催上节、带下节,才可发出“势势不离虎扑”的劲意来,即拳经云“束长二字一命亡”也。
练习虎抱头要有“项竖、头顶、额领”之劲意。头为六阳之魁首,虎抱头的劲有了才能统领起全身的劲,所以心意六合拳对此尤为重视。马三元派马拴林老师讲虎抱头就像背布袋,这样用力不正是头顶竖项、领起身劲吗。张老根系心意六合拳的虎抱头练法是束肋功开始,束肋提气,正是练习虎抱头的秘诀,练就整劲的效果尤其好。练习虎抱头有“熊、鹰”二势,马老师讲:“双手从下向上吸气,提肛收腹,头顶竖颈,下颌内收,双肘内含裹,双手抱胸前。目从下向上看,以意引气,从眉心到后脑玉枕穴,为虎抱头的熊势。从上向下沉肘,双手抱胸前,目从上向下看,有鹰视地非视地之意。以意引气从玉枕关到眉心,二劲一阴一阳,阴入阳,阳入阴,阴阳的熊鹰两把劲意为心意六合拳之母。双手也可向前下方斩出呼气,头顶,向前下方视,下颌内收,提肛收腹,也为虎抱头的鹰势。”
下面详述一下水氏一脉心意六合拳的虎抱头盘法:
盘练时,起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双手臂十字交叉在胸,移动重心向前,双手翻转向下摩身,成向下十字交叉,同时上左脚半步,右脚向前过左脚向前踩出,步成前弓后蹬的牮柱步或弯套弯的鸡步。身正直,目前视,双手从下的十字向上到两耳边有双手抱自己头意,三尖照、六合合。上左脚半步,双手十字向下摩到腹,同时束身,含胸拔背,头顶竖颈,头领身右前上右脚过左脚,右脚成左脚,随上右脚成并步或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从下翻拧到平心而出,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侧身或正身并步同时吸气。接着再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踩向前出,双手从下向上翻拧而出平心,双手掌心向上,五指并,平心静气有接物一般。然后移动重心向前上步,同时双手下摩胸腹,头领身而起,双手从下向上翻拧而出到头,掌心向上,从头到耳后双手翻拧成双手背向前方划抛出一般,双手掌心向前。肘心必须向上,为运动中坠肘,肩必沉,手抬起时与自己眉平,不可过高,肩必内扣,头顶颈直,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可起四门八方、三角、S形全在自己而定,不可拘于定法。束身时吸气,向前展身时呼气。
虎抱头为心意六合拳“势势不离虎扑”中节劲的贯串,只有势势不离虎扑中节劲的贯串,方能形成以身带步下肢“步步不离鸡腿”的下三节劲的贯串,从而以身摧肩,肩摧肘,肘摧手,方才形成上肢“把把不离鹰捉”的上三节劲的贯串。只有上中下三节节节贯为一气,才为明了三节。拳谱曰:“三节分明,四梢具备,无不取胜。”
我练习心意六合拳两年时间,技艺浅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点体会供大家借鉴。十分幸运能得到马雷石老师的栽培,经常听其讲解拳理,讲述武林轶事,跟老师学拳同时也修炼了身心,陶冶了性情,更对传统武学和祖国文化有了深刻的认知和体会。自己酷爱武术,还应该不断刻苦提高技艺,望武术爱好者能够"时时操演,勿误朝夕",愿与诸同好共勉!
- 相关文章
-
-
12-912月6日吉林省首届形意拳、八卦掌武术大赛在长春市举行
-
11-16习练气功的感悟和体会
-
10-30心意六合拳健身操《少年英雄》-买建军
-
10-26尚派形意拳之入门诀窍
-
10-25心意延年益寿功
-
10-25心意六合门沐浴功
-
10-2易经卦象解读与心得体会
-
10-2断财运卦例体会
-
10-2关于学习易学的体会
-
10-2中医结合命理的一点体会
-
- 本类更新
-
-
11-16习练健身气功•易筋经心得-李桂珍
-
11-16习练气功的感悟和体会
-
11-12高层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境象
-
9-19辟谷人人可行—介绍贫僧的辟谷经验
-
8-29从事智能功18年的体会-王宝明
-
8-29练蹲墙功的三种感受-贾国珍
-
8-16我练六字决的体会
-
8-13走八卦泥步的体会
-
8-13我练拳五年的几点心得
-
7-16独行侠练张志顺道长金刚功40天练功体会
-
- 本类推荐
-
-
9-5“气”在太极拳练习中的作用
-
9-4周荔裳习武与修德
-
8-30王芗斋为什么不习太极拳
-
8-29功夫源于细节的积累
-
8-28最经典的练拳体悟
-
8-21站桩满1000小时之小结
-
8-19几位功夫前辈的病
-
8-17练架不由衷,累死也无功。再谈站桩的目的,功效和方法
-
8-16练功就要练真功
-
8-13练功的一个窍门一直忘说了
-
- 本类排行
-
-
10-24关于气沉丹田的心法口诀
-
8-11马阴藏相以及我的修行感悟
-
10-21怎样延长站桩时间?
-
10-18站桩新人之站桩百日小结
-
10-18站桩真传一句话是什么
-
10-18站桩的姿势
-
8-21站桩满1000小时之小结
-
8-30王芗斋为什么不习太极拳
-
8-13练功的一个窍门一直忘说了
-
12-1我向王芗斋先生学站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