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梦

梦正得反,梦反得正

时间:2014-7-29 16:58:22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442  评论:0

 
    此梦例中的苏协在梦中见一愁字,术士周世明为他占梦时认为,“愁”预示吉,此梦为吉梦,周士明在这里就是和的反梦原理。
    李良弼,故给事中防之子。大中祥符元年,应进士举同学究及第,授应天府司士。给事知郑州。良弼将行,夜宿中牟,梦人持诗版献之曰:“九霄丹诏三天近,万迭红芳一旦开。日月山川须问甲,为君亲到小蓬莱。”觉而白于父,给事喜曰:“汝必有前程。”至郑而别。五年六月十九日,良弼卒于应天府,给事大悲,痛梦之不诚也。后张君房与给事同舟至应天,且憩泊间,细诘良弼卒殡之日及葬地之所而绎之,乃省其诗,盖良弼丙戌生,年二十七,即诗首句云“九霄丹诏三天近”,三九十十七,梦时年二十五,故云近也。“万迭红芳一旦开”者,万叶之花一旦开尽,即是向衰谢之意也。“日月山川须问甲”者,其年六月又天德月德俱在甲。“为君亲到小蓬莱”,乃虚无寂寞之所也。(参见《脞说》)
 
    张君房在占释这个梦时,也运用了反梦原理,“万迭红芳一旦开”被释为“凋谢”之意,即“花开”释为“花谢”,李良弼的父亲当初认为这是个喜梦,经张君房的占释后,方才悟出诗意来。
 
    据《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一日,蒋琬梦“牛头流血,意甚恶之。”当他告诉占梦家赵直后,赵直就以“反象为征”为占梦的出发点,回答他说:“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
 
    王符虽是从理论上提出“反梦”的第一人,但梦中形象具有“反征”的说法,在我国的历史中却源远流长。
 
    最早提出梦中体验往往与白天意识活动恰好呈相反状态的是庄子。《庄子·齐物论》中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他又说:“君乎牧乎固哉。”意思是说,小牧童白昼辛苦劳动,却引出了夜梦中成为君王的享受富贵的奇想异觉。由于一个人的清贫,缺酒少肉的生活使得他只能在梦中纵情于吃喝。
 
    《敦煌遗书》伯3908《新集周公解梦书》有个小序,对“智者”和“愚人”们把梦的预兆说成相反的有一段批评:“夫梦见好即吉,恶即忧,若何智者解之,恶梦即吉?何愚人说之,好梦变为凶也?”好像这本梦书的编撰者对于从反面来解释有点不以为然,但就在这部解梦书中,我们就可以找出好多梦兆符合相反律的例子

上一篇:符号转换占梦术
下一篇:测字占梦兆应验
站内搜索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统计
粤ICP备13064025号